一级指标 |
二级指标 |
主要观测点 |
1. 办学思路与 领导作用 (10分)
|
1.1 专业办学思路(3分) |
● 专业定位与办学思路(2分) ● 专业建设规划与措施(1分) |
1.2 领导作用(3分) |
● 领导能力(2分) ● 教学中心地位(1分) |
|
1.3 人才培养模式(4分) |
● 人才培养思路(2分) ● 产学研合作教育(2分) |
|
2.教师队伍 (16分) |
2.1 数量与结构(4分) |
● 教师数量(2分) ● 队伍结构(2分) |
2.2 教育教学水平(6分) |
● 师德水平(2分) ● 教学水平(2分) ● 科研能力(2分) |
|
2.3 教师培养培训(6分) |
● 教学团队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(2分) ● 教师培训(2分) ● 青年新教师培养(2分) |
|
3.教学条件与 利用(6分) |
3.1 教学基本设施(4分) |
● 实验室、实习场所建设与利用(2分) ● 图书资料和校园网建设与利用(2分) |
3.2 经费投入(2分) |
● 教学经费使用(2分) |
|
4.专业与课程 建设 (26分) |
4.1 专业建设(6分) |
● 专业负责人(2分) ● 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(2分) ● 培养方案(2分) |
4.2 课程与教学(12分) |
● 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建设(8分) ● 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(2分) |
|
4.3 实践教学(8分) |
● 实验教师队伍(1分) ● 实验实训教学(2分) ● 实习(2分) ● 社会实践、学年论文(1分) ● 毕业论文(设计)与综合训练(2分) |
|
5.质量管理 (14分) |
5.1 教学管理队伍(2分) |
● 结构与素质(2分) |
5.2 质量监控(12分) |
● 规章制度(2分) ● 教学运行管理(7分) ● 质量控制(3分) |
|
6.学风建设与 学生指导 (10分) |
6.1 学风建设(5分) |
● 政策与措施(1分) ● 学习氛围(2分) ● 校园文化活动(2分) |
6.2 指导与服务(5分) |
● 组织保障(1分) ● 学生服务(4分) |
|
7.教学质量 (18分) |
7.1 德育(6分) |
● 思想政治教育(2分) ● 思想品德(4分) |
7.2 专业知识和能力(6分) |
● 专业基本理论与技能(3分) ● 专业能力(3分) |
|
7.3 体育美育(2分) |
● 体育和美育(2分) |
|
7.4校内外评价(2分) |
● 师生评价(1分) ● 社会评价(2分) |
|
7.5 就业(2分) |
● 就业率(1分) ● 就业质量(1分) |
一、系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方案中,一级指标7个,二级指标20个,主要观测点45个,总分100分。
二、评估等级分为A、B、C、D四级,评估标准给出两级,介于A、C之间的为B级,低于C级的为D级。其中A级必须满足给出标准中的所有条件;而只要有其中之一符合C级标准,该项观测点则评定为C级。
三、A、B、C、D四级评分标准:A级为满分;B级为该指标分值的80%,C级为60%,D级为40%。
四、制订本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依据文件:
1.《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(2011版)》;
2.《普通高等学校会计学、财务管理专业合格评估体系》(教育部高教司 [2007]198号文附件1);
3.《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评审指标体系(试行)》(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);
4.“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”填报表格及数据项内涵说明(2011年8月版)。
五、本评估体系中的指标内涵说明,可参照上述制订依据文件的相关内涵说明。
(培正教字〔2012〕3号文附件 2012年2月17日印发)